房子去中心比去杠桿難

   日期:2017-07-04     來源:北京商報    瀏覽:364    評論:0    
核心提示:  一百多天前,樓市輿論場滿是憤懣和哀怨
   一百多天前,樓市輿論場滿是憤懣和哀怨,房子高攀不起,小拳拳一直捶打胸口。現在,樓市輿論場“痛打落水狗”,房子好像已經是個燙手的山芋。

  近日,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立平的一篇文章再次刷屏,他說現在中國的經濟與社會可能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上。而形成這個轉折點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:以房子為中心的時代即將結束,而且可能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。

  當然,因為反響過于強烈,教授又縮回去找補了一下,表示以房子為中心的時代結束,不是說到時候人們都不需要買房子,房地產這個產業(yè)就完蛋了,而是說整個社會圍著房子轉那樣一個時代的結束。

  兩三年前,人們就判斷房地產正在告別黃金時代,結果卻是南轅北轍。中國的房子問題,預測起來更像是盲人摸象。輕易斷言房地產的浪尖和谷底,總免不了騙取流量的嫌疑。

  中央早已一槌定音,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。短期內房地產市場還將收緊,樓市調控不會放松,這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,也是著眼于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穩(wěn)定發(fā)展的大局。這個大局裹挾了太多的利益攸關方,包括地方政府、商業(yè)銀行、產業(yè)鏈條,以及城市中產,不能不穩(wěn)重,大起大落絕不是初心。

  從過熱到速凍,房地產在今年完成了一個令人咋舌的反轉。矯枉必須過正,所以今年3月下旬以來的樓市調控,用一句時髦的網絡用語就是,沒毛病。然而,調控容易長效難,我們的房地產政策既要防止過熱和泡沫,也要防止過冷和失速。中國經濟確實需要擺脫房地產依賴癥,需要找到新的引擎和中心,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推倒房地產另起爐灶。對房地產市場,我們應該秉持一種中性的態(tài)度,避免情緒化。愛得熾烈,恨得切齒,將使判斷發(fā)生誤差。

  人們總說,擺脫了房子的羈絆,人們就可以將更多的錢用于消費升級。但要讓人們擺脫房子情結,并非易事,這么多年來,房子不僅用來居住,也是財富、戶口、教育等載體,還是城市中產賴以成長的根基。“沒房子之前,是貧下中農。有房子之后,是貧下中產。”這句話雖然是用來嘲笑中產的,卻也說明了房子之于中產的重要性。房子已經是這個社會諸多利益相關方的最大公約數,所以房地產政策經過這些年的大幅搖擺,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長效機制,促使房地產平穩(wěn)著陸。

  房子去中心化,要比去杠桿化難。去杠桿更多是政策驅動,去中心則更多是改革驅動。去杠桿是貨幣政策發(fā)威、金融市場發(fā)力,而去中心則是一攬子改革,涉及方方面面的調整,沒有形成全面推進的態(tài)勢,難免投鼠忌器。事實上,往往在調控周期的后面,改革如果沒有形成支撐,著急的絕不會只有市場和企業(yè)。

 
 
更多>同類資訊
0相關評論
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